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泰州市消防条例(2023)

时间:2023/5/26 15:00:00  作者:本站编辑   点击:50

(2023228日泰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2023330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三章  消防宣传教育

第四章  火灾预防

第五章  消防组织和灭火救援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等消防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划,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保证消防经费投入,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本行业、本领域的消防工作。

第五条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消防公益宣传、火灾预防等志愿服务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有权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制止或者投诉、举报。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六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消防工作目标责任,组织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确保消防安全责任落实。

第七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负责指导本地区消防工作,研究和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消防工作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或者明确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确定专人负责消防工作,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要求和保障措施。

第八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优化火灾风险提示、消防安全咨询、隐患整改指导等便民服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与发展和改革、公安、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健全灭火和应急救援所需信息资料共享、应急协调联动和执法协作机制。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建立健全全员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的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消防安全人员,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实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二)保证消防工作所需资金的投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费用应当保证适当比例用于消防工作;

(三)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保养,确保完好有效,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保证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五)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针对本单位的特点组织消防宣传教育,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全面负责。

第十条  依法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员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演练;

(五)按照规定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第十一条  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其服务区域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承接物业项目时,对共用消防设施、器材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等进行查验,并做好记录

(二)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消防档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三)对共用消防设施、器材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等进行维护管理;

(四)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物业服务企业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劝阻、制止无效的,应当及时向消防救援机构报告。

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对住宅小区物业进行管理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业主、使用人签订防火协议,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对共用消防设施、器材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等进行维护管理。

 

第三章  消防宣传教育

 

第十二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培育消防安全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或者确定消防科普教育场馆,免费为公众提供火灾预防、扑救、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鼓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整合现有宣传教育资源,设立或者确定消防科普教育场馆。

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从事消防职业教育和消防安全培训。

第十三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定期向公众开放消防站,开展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对消防志愿者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加强互联网公共消防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网络消防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

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化广电和旅游、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本领域特点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有关岗位培训和考核内容。

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开展公益性消防宣传教育,开设消防宣传教育栏目或者安排版面、时段,定期发布消防安全信息,开展消防安全警示教育,普及自救互救知识。

第十四条  干部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培训必修课程,提高参训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工作组织协调能力。

学校、幼儿园应当按照要求做好消防教育工作,选聘专职或者兼职消防辅导员,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第十五条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利用场所内的音频、视频等设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影剧院、歌(舞)厅、宾馆等场所的音频、视频设备开机时应当播放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提示。

公共交通的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使用灭火器材和组织、引导乘客及时疏散的能力,并通过车载音频、视频等设备,向乘客宣传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


上一篇:泰兴市开展创业指导专家“军创企业行”活动

    

下一篇:泰兴市开展英雄故事进校园宣讲活动